專題文章此致,憋屈的厭世代,職場倖存者充滿無望感的人生

4403
次閱讀

老闆不會要你停,金錢的壓力不會要你停,工作量更不允許你停,你要停可以,老闆就會請你下車。即便知道整個工作跟產業沒有你依然運轉,但是你不能沒有這個工作或產業,因為帳單永遠在後面追著你跑。厭世代這三個字,反映了知覺到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的上班族的集體鬱悶,在生存焦慮和自我實現當中矛盾掙扎與拔河,犧牲了愛與歸屬和自尊自重,每天下班如同歷劫歸來,像個頹倒的傷兵,罹患「職場壓力創傷症候群」,在午夜夢迴,做著厭世代的惡夢。




厭世代? 哪個貧窮無望的上班族不厭世?



今年,在茫茫網海當中,常出現厭世代」三個字,究竟這三個字,反映了時下現況,還是只是各網小編們謅出來的一個關鍵字流行語?容易搜尋的關鍵字定義了這個世界的樣貌,但是一旦你瞭解這三個字的概念,一定也讓你想到你自己,或是讓你想到身邊的親朋好友。有人對厭世代下了這樣的定義


「1990年代前後的年輕人,在台灣整體薪資停滯不前的環境下,讓他們對未來徬徨與不安,因為低薪而失去夢想的力量,隱隱的不滿無從抒發,只能在不友善的環境裡想辦法找到出口,擺脫這一切。」--------關鍵評論網。



貧窮的心理物理學,月薪多少才能感到被愛與幸福?



低薪、貧窮、看不見的未來,並不是民國79、80年出生的人才有的感覺,50後到70前的中年人想必也感同身受。「能者多勞」不再是令人欣喜的肯定,而是「疲勞」和「過勞」的詛咒!勞心又勞力可能還無所謂,如果加上感覺「被剝削」、「不值得」,內心累積不滿和不平衡,若不好好疏通或紓解,便可預見心力交瘁的未來。

「職業倦怠」指的是工作環境對個人的過度要求,導致心力與情緒的耗竭,也可能是因為工作中的遭遇沒有預期的那麼理想,而產生挫敗的感受。


不論是認知因應、減低壓力反應、設立界限等等,知道「可以怎麼做」,並不表示 「有時間去做那些可以怎麼做」,這才是問題的癥結點。一位66年次的中年小哥如是說。

這位中年小哥,歷經金融海嘯的減薪風暴,過著「節約但不乏小確幸」的生活,揹著房貸,想望著名錶與名車,開個小差去看場電影、吃個爽海產(爽海產的意思就是,一桌吃下來就是平日五天的晚餐錢。),倒還愜意,但隨著組織家庭、寶寶誕生,「生存焦慮」愈來愈大,努力過著「不離職創業」的生活--意思就是辛苦的兼差,這位中年小哥還在當「草莓族」的時候,就很有未來風險危機意識,他知道未來要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當然不能讓慣老闆隨便加班,因為他需要早點下班去接小孩,早點下班去應付另一件case。




對職場情緒勒索只能坐以待斃



人不是不知道該停下來、不想停下來,而是被逼得根本沒辦法自己說停就停,老闆不會要你停,金錢的壓力不會要你停,工作量更不允許你停,整個工作的狀態是一班加速往前衝而且不知道要衝向哪裡的失速列車,你要停可以,老闆就會請你下車。即便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你依然運轉,整個工作跟產業沒有你依然運轉,但是你不能沒有這個工作或產業,因為帳單永遠在後面追著你跑。」中年小哥理智又冷峻的說。


70年次的小葳,在會議上見證兩位主管的權力鬥爭(power struggle),一陣咆哮之後,被鬥倒的不再說話,拿到權柄的那位順勢給大家下馬威:

「不爽幹就不要幹
自請離職!

小葳當然知道哪有什麼自請離職這回事,好歹也要拿張非自願離職單!但是當下她多麼的厭惡自己,現實就是她需要這份薪水,為了薪水她必須忍耐、卑躬屈膝的假裝迎合,她被迫放棄在理想的工作場域當中實現自我抱負的機會,離超越自我甚至實現自我愈來愈遙遠。

厭世代這三個字,反映了知覺到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的上班族的集體鬱悶,在生存焦慮和自我實現當中矛盾掙扎與拔河,犧牲了愛與歸屬和自尊自重,每天下班如同歷劫歸來,像個頹倒的傷兵,罹患「職場壓力創傷症候群」,在午夜夢迴,做著厭世代的惡夢。

何時才是夢醒時分呢?

BU人我之間,對每位職場倖存者,致上最高敬意。







厭世代注意!職場倖存者求生術,開課中!【請按我


目前企業當中最火紅的心理成長課程,其為個人帶來的靜心效果,讓人更投入職場,工作產能更提升。【內觀的生活體驗】即將開課。



高興喜歡這篇文章嗎?請支持BU人我之間找更多優質助人工作者,寫出每一個人想讀的文章,只要一杯小熱美環保杯的價錢。【打賞看這裡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