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重視憂鬱症,防範「攜子自殺」
次閱讀
綜觀近十年攜子自殺的原因,可歸類為三大因素:一、經濟、財務壓力,二、家庭失衡、感情或關係衝突,三、個人情緒或健康因素。小孩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家庭的財產,一個家庭不使之風雨飄搖的前提,父母要夠穩固。婚前或產前等幾個生涯變動點,都是檢視自己身心是否安適健全的好時機,大人也許可問自己「如果有一天發生一件事情,你會親手把小孩的生命奪走,那會是什麼事情?如果發生那件事情,卻不必犧牲小孩,又會是什麼原因?」如果你的答案充滿自傷和傷人的誘惑,那你就該找心理師聊聊了。
「攜子自殺」是人間悲劇
多年前在台南風景區停車場驚傳母子三屍命案,近日又有南投孕婦捆兩子溺斃的消息,讓人不由得對「攜子自殺」議題再度重視。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的兒童及少年死亡統計,105年「生病、意外或其他原因死亡」的兒童與少年,有127例,因近年攜子自殺新聞不時浮上版面,106年起,死亡原因項目新增「父母(監護人、照顧者)殺害兒少後自殺」,108年有13名兒童、少年的生命被父母或主要照顧者自私的奪走。再加上最近的案例,109年早逝的生命數量可能往上增加。
綜觀近十年攜子自殺的原因,可歸類為三大因素:一、經濟、財務壓力,二、家庭失衡、感情或關係衝突,三、個人情緒或健康因素。多年前台南風景區案例依據報載,媽媽「婚前已有憂鬱症,去年曾兩次發病就醫」,就屬於第三種情況。
近十年,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上升超過18%,全球超過3億人口飽受憂鬱症之苦,世衛組織推測,憂鬱症在2030年將躍升為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一位。讓我們透過三級預防的概念,嘗試防範悲劇產生。
一、 初級預防:增加保護因子,減少危險因子,透過衛生教育,提升全民對憂鬱症和「攜子自殺」的認識和瞭解。例如: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情緒與行為表現都保持敏感度;保有「孩子的生命不是自己的財產」的基本信念;平時就培養「求助的習慣」,讓自己或親朋好友產生心理危機時,得以應變。
二、 次級篩檢:透過篩檢評估,找出不同族群的高風險個案,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婚前即有憂鬱現象,產後罹患產後憂鬱症的可能性升高,案例中的媽媽據說「婚前因憂鬱症就醫,但好像沒有定時服藥控制。」倘若能在產檢或坐月子時,診所或機構能有心理師的配置,利用適切的篩檢評估工具,發現高風險族群,安排後續的協助,也許就能讓人在失控之前,找到安穩的力量。因此,在不同院所或機構,設置「心理協助」的關卡是重要的,我想,這也是社會安全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份,接住每一個陷落的人。
三、 三級治療:針對確認已為憂鬱或產後憂鬱者,實施適當的治療或處遇。有時候,光是吃藥或光是會談,都不甚理想,多元介入方案可多管齊下的處理,即合併藥物、心理治療、婚姻諮商,輔以心理教育、人際網絡支持,甚至引進社會福利資源,嚴重時的危機處理也不排除住院治療。
婚前或產前等幾個生涯變動點,是檢視身心是否安適健全的好時機
小孩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家庭的財產,一個家庭不使之風雨飄搖的前提,父母要夠穩固。婚前或產前等幾個生涯變動點,都是檢視自己身心是否安適健全的好時機,大人也許可問自己「如果有一天發生一件事情,你會親手把小孩的生命奪走,那會是什麼事情?如果發生那件事情,卻不必犧牲小孩,又會是什麼原因?」如果你的答案充滿自傷和傷人的誘惑,那你就該找專業助人工作者談一談了。
本文作者 |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聊聊心理治療所院長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