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當長輩出現情緒舉動-如何關懷長輩的衝動外化行為

70
次閱讀

家中長輩歷經人生起伏和風浪、經濟重心轉移,以及晚輩各自成家立業的空巢期,晚年容易感到頓失所依,如果又面臨比較眼前和即時的壓力事件,就容易出現情緒衝動的外化行為,例如出現自傷行為來因應內在的困難。身為晚輩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家中長輩歷經人生風浪、經濟重心轉移和晚輩各自成家立業的空巢期,晚年容易感到頓失所依,如果又面臨比較眼前和即時的壓力事件,就容易出現情緒衝動的外化行為,外化行為指的是,當一個人內心不愉快、不舒服的感受難以言喻,會以外在環境中的人、事、物作為訴求對象,所出現的行為徵狀,例如出現自傷行為來因應內在的困難。身為晚輩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若以發現外化行為的時間點當作生病切結點,與病前的個性特質和言行舉止相比,長輩是否有大幅改變?例如病前平時多話,突然變得鬱鬱寡歡、沉默寡言,可能長輩對於現階段有很多人生感嘆,有賴於親人更真誠、勇敢、坦率、坦然、坦承的澄清、探問與關懷,而不是曖昧迂迴和顧左右而言他,投石問路,製造一個小破格,才能讓長輩有機會說出心裡話。

2.了解長輩是否面臨急性壓力事件?像是現今詐騙層出不窮,不管是遇到詐騙,或是倒會、倒帳、被身邊的人欺騙利用、被剝削、被忽視、被不重視、跟好友吵架、吃悶虧、被佔便宜等等諸如此類,詳細了解長輩是否遇到帶來類似感受的壓力事件,協助事件還原,述說與表達,尋求管道和方法讓損失降到最輕。

3.協助連結長輩每天可觸及到的聊天投緣的人,可能是長青課程下課就能問問題、和老師同學聊上兩句,並不非要長輩去看醫生,若醫生只開藥不講話、三五分鐘就讓長輩出診間,會讓心病還需心藥醫的長輩愈發鬱悶,還可能有多重用藥的危險。

4.了解長輩有何具體生理不適,"身體抱怨"常常是老人憂鬱的行為徵象,協助緩解生理病徵,導入初級預防的衛生教育,長輩愈遠離生理不適,晚年生活愈愉快。像是腸胃方面不適、胃食道逆流影響食慾,長輩食慾不振、鎮日躺床或躺沙發,引來家人撻伐,或催逼進食,只會讓長輩更加心情低落,若能接觸正確衛教,像是服用益生菌,盡量不平躺,或右側躺、躺頭高腳低,及早適切治療腸胃不適,長輩不適緩解,自然食慾回復精神好。

5.因為生涯經濟重心轉移、失去經濟活動的產能和產值,長輩普遍對於金錢用度感到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直接探問長輩錢夠用嗎?能力許可盡量支持及援助,現金在身,常保青春。

6.找適當時機探問長輩期待身後事怎麼做?如何安排?現在學齡期的生命教育都非常前衛,直接影片或繪本討論告別式如何進行,上個年代的長輩普遍失學,晚年令其有機會直面死亡焦慮,討論葬禮或告別式的布局和安排,有機會把握時間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愛、道別,才能輕鬆面對臨終。

7.若長輩不經意流露死意甚堅,晚輩就用負面脆弱情感表露去鉤住長輩:我不想沒有您、我不想失去您、您還需要陪著我。同時去連結和啟動外部資源,像是公衛護士或有精神科病房的醫院,時時看顧,可能需要急診或安排住院。

時序進入秋冬,也是憂鬱好發期,時時主動關懷身邊親朋好友,有異樣便可即時撈住,無異樣也可強化情感連結。


本文作者,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