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宗教心理治療,聖經中的比喻、啟示、神性與人性

565
次閱讀

人越是抬高神,就越貶低自己,當尼采高呼「上帝已死」的激進口號背後其實是人對自身力量的空前醒覺,人若能從膜拜情緒或敬畏心理的古老比喻中那些螞蟻、羔羊的地位中提升出來,就能為人的自尊找到新方向。




聖經的故事-聖經中的比喻、啟示與人性


比喻

比喻是體現想像力修養的語言形式,也就是人得以發揮再創造能量的獨特智力活動,能夠與神的創造相抗衡的人的本質力量體現。人的語言、概念、認識和經驗都以比喻為根基,那麼從根基上入手當然就是治療人性偏離與異化的有效途徑。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弗萊(N. Frye,1912-1991)認為從西方文化中具有想像力原型意義的聖經神話敘事開始,可作為文學教育的基礎和出發點。

 

 

比喻與聖經

整個文學界裡,沒有一本書像聖經那樣,擁有那麼豐富的比喻性和寓意性資料。比喻是聖經裡面最好的一種象徵性語法,他們用這種語法來表達、加強神的真理。

若說神蹟是用行動表達的比喻,比喻則是用語言來表達的神蹟。因為神具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特性,為了要把他的旨意啟示給有限的人,神必須使用人們所熟悉的事物,因此真理在傳給人們之前,就穿上比喻和類比的外衣。比喻法可以引發人的思想,那位偉大的教師知道,除非使聽眾自己學習,否則無法教導他們,祂必須抓住他們的心,使他們的心和祂的心一同工作。比喻的形式可以吸引所有的人,可是,只有那些真正有思想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意義。所以,比喻不但可以吸引人,同時還可以把人加以分別。

 

人神關係

凡人的理性無法解釋的,以及人的心靈深切需要的,都可以推給神來因應。例如創世與造人,除了科學家爭論宇宙源於黑洞或爆炸,人類出於猿猴或突變,但「為何終究是有而不是無?」「為什麼是萬物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若無神的運作,這類問題無法說明。就人心來看,人的自由與負責的關係,人間災難、罪惡、痛苦與不義,難道只是偶然的命運或者還有圓滿的理由?這些問題引出神的存在也質疑神的正義,由此構成複雜的人神感情,最後落實在人的自我承擔上,自我承擔力量太強就會造成神的隱退,但是真正的的神是與死亡隔絕的,因為會死的是人。人可以解放心靈,但是無法漠視心靈的需求。心靈的最深需求是「意義」,能夠為意義提供基礎的,不是神就是神的化身。

 

 

故事與比喻介紹

 

茲就課堂中提到的聖經故事,舊約、新約各列舉一個主題當作代表來做進一步探討,並加入一些個人的啟發。

 

 

舊約中的「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的英文名字是「Exodus」,是從希臘文「ex hodos」譯音而來的,他的意思是「出路」。出埃及是以色列人的出路,是舊約歷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上帝的行動中最主要的一個行動。一開始是因為上帝聽見百姓的呼求,之後無論是出埃及、在西奈山上的訂約,在曠野的流浪,進入迦南,沒有一件史蹟不描寫上帝的本性和旨意,一切都是上帝自己的行動。

再來談談這個故事給我的心得--相信的代價,是要冒險的交心或是捨棄對背叛有所恐懼的執念。以色列人不相信上帝是他們唯一的神,抱怨摩西的40天,導致在沙漠中流浪40年。他們不斷試探神的存在,不相信摩西會從山裡回來,不相信他會從山裡帶著神的神諭回來。所以那群以色列人是最沒安全感的一群,他們心中害怕依賴但其實一心想服膺於神的愛,那些試探都只是對嚴父的一種叛逆;舊約中的上帝是嚴厲而和人有距離的,如同父親的原型一般,父親總是不會用孩子希望的方式去顯現他的愛,嬰兒時期的孩子是完全的本能導向,總希望父母能立即滿足他的所有需求,他需要相信他所依賴的人以求取生存,但有天他發現他哭著表示飢餓,父母以為他生病;他哭著表示身體不舒服,父母以為他在鬧情緒,他會發現「相信」有時會招致一種不甚完美的結果,對理想父母的期待幻滅是認識真實世界的開始,這就是被背叛最原初的感受,被理想背叛,被期望背叛,然後認清這個世界的不完美。
 

 

構成耶穌之死的因素

 

上帝的旨意

耶穌是按著上帝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耶穌的死是以一死代替全人類,目的為了救贖全人類,死既成定局,早幾天晚幾天沒有分別,只希望多救幾個靈魂。

 

耶穌的奉獻

雖然是上帝的旨意,但這不是「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的心態」,這是上帝的旨意,也是「子」心甘情願的奉獻。

 

魔鬼的陰謀

耶穌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是民眾的遺棄也好,是猶大的出賣也好,是猶太當局的嫁禍於人也好,是彼拉多發的命令也好,這一切都是魔鬼的陰謀。以下分成四點分別介紹。

一、耶穌死在暴民的手裡:耶穌得勝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受到萬民擁戴,他們的擁戴是有目的的,當耶穌不能稱他們的心,領導他們反抗羅馬的時候,他們便想遺棄耶穌。

二、耶穌死在猶太當政者手裡:耶穌被領袖們視為眼中釘,當耶穌得勝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是多麼妒忌,當門徒猶大願意賣主的時候,一拍即合,進行捉拿,並替耶穌捏造叛亂的罪名。

三、耶穌死在猶大手裡:他原先希望跟隨耶穌轟轟烈烈的幹一番,但是看到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受死的念頭堅定,他便失望了。等到馬利亞拿貴重的香膏抹耶穌的腳,耶穌不阻止她的時候,他完全失望了,如果耶穌為了籠絡人心,責備她叫她把買香膏的錢捐給窮人,窮人便會因感激而死心踏地的的跟隨耶穌了,可是耶穌反而說,這是為我安葬而預備的。一個要造反的人當然不會去服從一個要去死的領袖,因此猶大決定出賣主。

四、耶穌死在彼拉多手裡。無論彼拉多怎樣屢次說查不出罪來,無論他怎樣安排另一個真正的罪犯讓他們選,無論他最後還拿一盆水洗手,表示「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

上面四個因素都是魔鬼在作祟,在耶穌之死中參與陰謀的都是「無法的人」,他們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政教當局、暴民、猶大、彼拉多都是魔鬼陰謀中的一份子,他們都被魔鬼利用,作為「將耶穌軍」的「一部棋子」。

 

我看耶穌與猶大

猶大是從古至今最悲劇性的人物!他是個管錢的現實主義者,把夢想都投射到耶穌這個理想主義者身上,歷經幻滅與惡魔遠離,他開始埋怨上天為何選他,受不了良心譴責便自我了斷,在韓國導演金基德(2020年12月因病過世)所拍的電影裡-《援交天使可看出這場悲劇的縮影。

電影中描述兩個高中女生-佑真和潔婉,為了籌措出國旅行的錢而進行援交,其中佑真就是負責連絡客戶和管錢,由潔負責性交易,若潔把客戶當朋友,佑真還會進行干涉。佑真在一次潔婉意外失足死亡後開始贖罪,依照以前的客戶名單一一獻身然後把錢歸還。佑真就像是把理想投射在耶穌的猶大一樣,她需要一個執行者或實踐者來加以依附跟隨。

此時「爸爸」這個角色介入讓佑真的宗教心理角色又有所轉換,佑真的警察爸爸漸漸發現女兒偏差的行徑卻無法指責或加以禁止,只在女兒和客戶進行交易前或後把客戶默默的「解決掉」,就像無法對耶穌定罪的彼拉多一樣無法怪罪他的天使女兒。水可以洗手,洗罪,或是卸下責任,所以片尾在河邊作結束,爸爸在河邊教會女兒開車後似乎脫離了一種掙扎而從容伏法。


回過頭來看聖經故事,猶大發現耶穌不再是他能跟隨的價值或是信仰,他先被理想背叛,便搶在幻滅之前先出賣耶穌。我竟同情起猶大這樣的人物,因為這樣的故事不就跟現今很多充滿利害關係、情感糾葛的社會現實是同一套劇本嗎?



結語

 

宗教信仰起源於史前人類對自然的恐懼和對自身力量的懷疑,某種意義上來說,宗教就是史前人類漫長恐懼和憂慮的一種敏感的精神濃縮,是人借助於幻想能力把自身的本質物件化為超現實神力,人越是抬高神,就越貶低自己,當尼采高呼「上帝已死」的激進口號背後其實是人對自身力量的空前醒覺,人若能從膜拜情緒或敬畏心理的古老比喻中那些螞蟻、羔羊的地位中提升出來,就能為人的自尊找到新方向,我想透過從聖經故事的比喻中反省,是找到新方向的路徑。比喻可作為文化尋根或是想像力的修養方式,帶著我們回到靈性的花園,對於滋養和回覆健全完整人性有著重要貢獻。從比喻入手了解聖經,也可以成為了解西方文化思想根源與想像景觀的一個門徑。

 

 

參考資料

 

周聯華(民79)神學綱要‧卷一、卷二。台北:台灣基督教文藝。

埃利‧維瑟爾著,陳  璁譯(民89)神的使者:聖經故事中的人物與傳奇。台北:究竟。

凱倫‧阿姆斯壯著,蔡昌雄譯(民85)神的歷史。台北:立緒文化。

葉舒憲(民93)解讀上帝的留言。台北:究竟。

駱其雅著,詹正義、周天麒譯(民76)。聖經中所有的比喻。台北市:基督中國主日出版部。


本文編輯與作者 張銘倫臨床心理師 

  • publisher:
  • 聊聊心理治療所